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春联,浓郁了年味

编辑/2019-02-07/ 分类:百科知识/阅读:
在中国历史文明中,庆祝春节的习俗很多,贴春联则是其中一项颇为重要的习俗。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选漂亮的火红春联贴于门上,以辞旧迎新,增强喜庆的节日气氛。 春联又称“春贴”“门对”“对联”等,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 ...
  在中国历史文明中,庆祝春节的习俗很多,贴春联则是其中一项颇为重要的习俗。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选漂亮的火红春联贴于门上,以辞旧迎新,增强喜庆的节日气氛。

  春联又称“春贴”“门对”“对联”等,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至于说其起源,至少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符”。有关史料表明,桃符长六七寸、宽三寸左右,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之名。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后汉书·礼仪志》就记载:“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五代十国时,宫廷中有人在桃符上题写喜庆联语。元代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的《宋史》就记载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并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可算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不过,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只是联语不再限于题写在桃符之上,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元日》一诗,就对人们新年更换桃符的习俗进行了记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现在读起来,无异于欣赏一幅新春的民俗画卷。

  将“桃符”真正称之为“春联”,则是在明朝初年。明代文人陈云瞻所著《簪云楼杂话》中明确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今南京),除夕前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查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由于帝王颁旨推广春联,自然会使春联日渐兴盛,民间便出现了专门为人撰写春联的文人,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就记述说:“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之春联的喜庆,人们渐渐不满足于将春联贴挂于门口了,而是请人写上不同的内容贴在屋里屋外的许多地方,民间称其为“春牌”。这些“春牌”根据贴挂地方的不同而分别称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斤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所写内容贴于相应地方,呈正方菱形的“斗斤”多贴在家具、影壁之上。

  时至今日,贴春联仍是千家万户过年时的一件大事。每每贴春联时,大人前面刷浆糊,孩子则在一旁递,刚刚上学识字不多的小学生们挨个儿读一遍,大红喜庆的春联一下子就浓郁了年味,烘托了过年的氛围。一副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的春联,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流露出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由衷赞美,表达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热情讴歌。(袁文良)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土狗科技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7 土狗科技网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