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爱心无大小 点滴暖人心——记山东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山前村民办公益幼儿园

编辑/2019-01-05/ 分类:百科知识/阅读:
逄秋香(右一)、陈亮(左一)夫妇和公公婆婆陈守业(左二)、高璇(右二)在隐珠育新幼儿园与孩子们在一起。王培珂摄 逄秋香在兰西育新幼儿园与孩子们一起玩耍。王培珂摄 逄秋香在隐珠育新幼儿园照顾孩子们午休。王培珂摄 逄秋香、陈亮夫妇以及陈亮的父母陈 ...

  逄秋香(右一)、陈亮(左一)夫妇和公公婆婆陈守业(左二)、高璇(右二)在隐珠育新幼儿园与孩子们在一起。王培珂摄 逄秋香在兰西育新幼儿园与孩子们一起玩耍。王培珂摄 逄秋香在隐珠育新幼儿园照顾孩子们午休。王培珂摄

  逄秋香、陈亮夫妇以及陈亮的父母陈守业、高璇,是青岛西海岸新区山前村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但是,不普通的是,这户农民倾全家之力,创办了一家全国闻名的民办公益幼儿园,让2000多名困难家庭的孩子沐浴在教育阳光下,孩子们在这里免费享受幼儿教育。

  8年免费幼儿园的艰难创办之路,他们是如何走过来的?请听下面的故事。

  上世纪90年代,山前村及附近村庄没有幼儿园,因为交通不便和经济条件限制,村里适龄儿童无法享受幼教服务。

  陈亮的母亲高璇,从小生长在教师家庭,深知教育对孩子一生发展的意义。为了让村里的孩子能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1995年6月份,高璇开办了山前村育新幼儿园。

  学费免了,孩子们都能受教育

  “幼儿园刚开办时每月收取15元学费,家庭困难的每月10元,实在困难的家庭干脆免费。”高璇说。凭借扎实的业务能力和“微利”经营模式,幼儿园很快吸引了山前村、辛建村、华山村等周边村庄的孩子入学。

  时至2006年,陈亮、逄秋香结婚,开办了10年的山前村育新幼儿园已被评为“青岛市一类幼儿园”。婚后不久,幼教科班出身的逄秋香全面接手婆婆的幼儿园工作。小两口勤劳能干,陈亮负责设施保养、秩序维护、物品采购;逄秋香负责教学和教师培训管理。丈夫文雅内向,妻子活泼开朗,两人珠联璧合,把山前村育新幼儿园经营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从原来依托自家的5间宅基地,到租用村集体土地扩建,2010年幼儿园已经拥有25个房间,600多平方米,在园学生也由几十名增加到100多名。

  然而,一个不经意的发现,刺痛了逄秋香柔软的心尖。

  “孩子的饮食有在园就餐或自带饮食两种方式。一天6元伙食费,包括午餐和上、下午两次点心、水果。”逄秋香说,有一天她带着几名孩子去洗手,中途发现一个孩子偷偷跑开,去捡别的孩子扔掉的饼干袋、水果核舔食。这让逄秋香的内心泛起阵阵酸楚:“我出生在贫困家庭,看到孩子只能吃从家里带来的凉馒头,心里真不是滋味。”

  无独有偶,深冬的一天,陈亮驾驶校车接孩子时看见一位父亲抱着孩子在路边等校车。因天气寒冷,只穿着单薄衣衫的父亲被冻得不停跺脚:“陈老师,学费的事我一定想办法,我不想让孩子连幼儿园都上不了。”他满脸愧疚地对陈亮说。陈亮点了点头,眼睛湿润了。

  鉴于此,逄秋香与陈亮商量免除特困家庭孩子的学费,只交餐费。陈亮非常支持地说:“现在咱先给困难家庭的孩子免学费,等咱条件好了,再免收所有孩子的学费。”

  机遇真的来了。

  2010年,陈亮家位于海边的饭店拆迁,获得70万元补偿款,父母把这笔款项交由小两口支配。陈亮、逄秋香打算着:目前园里100多个孩子,吃菜是家里大棚和菜园种的,双方父母还经常给幼儿园送来花生油、面粉,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基本完备,幼儿园的主要开支就是教职员工一年7万元的工资。粗略一算,免除所有孩子的学费后,70万元补偿款大概能支撑10年,10年后也许还有别的收入来源,免学费可以继续下去。

  说干就干,两人当即宣布免除入园孩子的学费,只收餐饮费。“自己苦一点不算什么,我们的决定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快乐的成长环境。”小两口开心地说。

  苦并快乐着,从举步维艰到平稳运行

  很快,免收学费的消息传遍了四邻八乡,要求入园的孩子数量迅速增加。为便于孩子就学,幼儿园新添了校车,接送距离较远的两个街区的孩子。2011年春天,山前村育新幼儿园招收学生近300名,原有的条件已经难以满足需求。

  对此,全家人商量决定,在隐珠街道兰西村租房再开办兰西育新幼儿园,同样免除学费。2011年4月份,兰西育新幼儿园开始招生。到2012年,两所幼儿园共有学生400多名,教职员工也增加到20多名。

  新建幼儿园的支出、购买校车的费用,加上教师工资、投保增加,原本70万元可支撑10年的计划彻底泡汤不说,还搭上了小两口30多万元的积蓄。2013年下半年,两所公益幼儿园已经难以为继。

  “如何度过幼儿园的‘经济危机’,成为全家人每天忧心的事情,在最困难时,还借了40万元的外债用于发工资和维持正常运转。”陈亮说。公益幼儿园何去何从,成为摆在全家人面前的难题。

  再苦再难,也要把这件事做下去!一心向善的家风坚定了一家人的信念,在关键时刻拯救了危难。

  艰难变成拼搏的动力,陈守业、高璇老两口首先扩建蔬菜大棚、租下耕地,种植8亩蔬菜和粮食,保证两所幼儿园的食物供应。

  随后,高璇还开起了养貂场。凭借辛勤劳动,养貂场一年有十几万元的收入,也全部用于幼儿园的日常运转。

  父亲陈守业多年来在海边顶烈日冒风雨,管理着6亩养殖池。“有一次浒苔暴发,为了避免浒苔覆盖水面引发水产缺氧,每天要泡在池子里几个小时清理浒苔。”陈守业说,这都是为了支持幼儿园发展。

  能赚钱的营生,一家人几乎试了个遍。为了尽可能减少开支,小两口结婚后没出去旅游过一次,也很少买新衣服,10岁的儿子至今和他们挤在幼儿园一间狭小的房间内。

  一家人竭尽全力,艰难而又坚定地支撑着两所幼儿园的正常运转。

  2013年底至2014年,正值新区大开发。山前村开始拆迁,山前育新幼儿园只好停办,全家人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兰西育新幼儿园。

  2014年以后,陈亮家的拆迁补偿款陆续到位。一家人决定,再创办隐珠育新幼儿园、李家石桥育新幼儿园,所得收入作为公益幼儿园的长远资金保障。在新开办的这两所幼儿园里,家庭困难的孩子也免除了学费甚至餐费,继续“微利”经营。目前,两所新办幼儿园均招收150名在校生,其中8个特困家庭孩子被免除了学费和餐费,另有70多个困难家庭的孩子学费减半。

  “以前担心家里的产业拆迁后,公益幼儿园难以维持。”逄秋香说,“现在有了两所新园的收入,已经可以支撑兰西公益幼儿园走得更远”。

  据不完全统计,6年来,逄秋香、陈亮夫妇以及陈亮的父母陈守业、高璇共为公益幼儿园投入300万元。按照普通农村幼儿园每月300元的学费标准,已为2000多名孩子免除学费近660万元。双方父母种菜、种花生、种粮食、搞养殖、开饭店的收入,几乎全部用于公益幼儿园。

  优良家风,坚守的关键因素

  做好事容易,难的是坚持与坚守。开办公益幼儿园的善举,为何发生在陈亮、逄秋香一家人身上?

  熟悉他们一家的人,都不会感到意外。许支成是山前村村主任,数十年来,见证了这家人的优良家风。

  “陈亮外祖父高振功的乐善好施,远近闻名。”许支成说,老人家现年87岁,是一名老教师。年轻时在日照五莲县任教,后来转到新区灵山卫中心小学。

  “来到灵山卫后,日照那边寄来补助金,高老师觉得在灵山卫教学的工资足够日常开支,就写信给五莲教育部门退还了补助金,希望把这笔钱用于贫困学生的生活支出,让穷人家的孩子有学可上。”许支成说,“离休后高老师也闲不住,担负起宣传栏的维护,义务为学生讲授传统故事,宣传传统文化,弘扬社会正气”。

  父亲对教育的重视深刻影响着高璇,这也是她后来开办幼儿园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教无类是父亲秉承的理念,后来儿子、儿媳接手后提出免收学费,办公益幼儿园,我们也尽全力支持。”高璇说。

  优良的家风,深深影响了新一代人。在蔬菜大棚种植期间,陈亮的儿子经常参加蔬菜的种植、除草、收获,体验着劳动。

  不仅如此,逄秋香一家的努力和付出,也让幼儿园的孩子和家长们受益匪浅。“孩子从小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感受爱心的力量和温暖,才能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培养健康阳光、朴实向善的内心,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从育新幼儿园走出的孩子,有着共同特点:阳光、自信、友善、积极。”曾对免费幼儿园教学质量有过疑虑的外来务工人员宋宜华说,逄秋香一家的奉献精神让他深受感动:“孩子有机会接受教育,我们十分开心;孩子跟着有这样家风的一家人受教,我们一万个放心!更别说从日常课程教学、学生品德培养、生活习惯养成,到孩子的饮食,他们都精益求精。”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段往事。

  2012年,一个刚入托班的两岁半女孩引起逄秋香的注意,孩子总是精神萎靡。逄秋香感觉这个孩子可能身体出现问题,于是提醒家长带去检查。

  不久,家长打来电话,女孩被确诊得了白血病。听此噩耗,逄秋香心痛并担心:高昂的治疗费用对这个外来务工家庭来说,根本无力负担。

  为此,逄秋香带头在幼儿园内发起捐款,最终募集到数千元善款交到女孩家长手中。然而,这些善款毕竟有限,难解燃眉之急,逄秋香又联系青岛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动员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为孩子募捐,最终,数万元的善款使孩子得到了及时救治。

  之后,逄秋香在给15位参与捐款学生家长的感谢信中写道:“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捐款,也是家长和孩子生活观、价值观的体现。感谢家长和我们一起,重视对孩子爱心和品德的培养。我们将共同努力,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

  “一心向善、勤俭诚实的家风,是支撑我们把公益幼儿园坚持下来的最关键因素。”逄秋香说。

  好人效应,社会各界共献爱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逄秋香一家的感召下,社会各界力量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奉献着光和热。

  新区共青团、妇联经常邀请学前教育专家到逄秋香一家的公益幼儿园内授课,并为老师和孩子们送来教辅材料,协调爱心企业送来棉被、面粉。

  新区工会送来200张小床,协调企业为幼儿园配备了6台电视、4台空调。

  中国石油大学“青年爱心社”从2013年开始,每月两次为幼儿园提供志愿服务:打扫卫生、维持秩序、讲授课程。志愿者们还将孩子们的画作制成明信片销售,用所得收入购买学习用品等送到幼儿园。

  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联系协调各类媒体对其广泛宣传,以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关注支持公益幼儿园发展。

  山前村逢年过节发放村民福利,总少不了幼儿园这一份。村民送来了自家种的蔬菜、水果,家长们帮忙维护园内设施,照看孩子。

  ……

  有人说,逄秋香、陈亮是大爱的传播者;也有人说,他们是农村幼教改革的先行者。他们却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小事。“爱心没有大小,点滴温暖人心。”这是逄秋香经常说的一句话,“一家人的力量终究有限,这些年来,社会各界很多人的关爱,才是更加强大的力量。”

  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作为全国300个文明家庭中的一员,逄秋香代表全家赴北京接受表彰。

  如今,这所远近闻名的公益幼儿园,有在校幼儿150名。这里的孩子不用交学费,每天只需10元伙食费,就可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和生活。在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今天,陈亮、逄秋香一家人开办的这所农村公益幼儿园把免费入园、有教无类变成了现实。(经济日报记者 刘 成 通讯员 韩 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为了乡亲们过上幸福生活
广告 330*360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7 土狗科技网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