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融白条怎么套出来微信钱包秒回款今日太原重点新闻
从家长的角度来讲,我是拥护“双减”政策的。这个政策主要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减少校内课业的负担和课外辅导的负担。我觉得这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说实话,它出台得不是太早了,而是太晚了。
我们早就需要这样一个政策。但这个政策它也不是平地一声雷,或者是破天荒头一回。
我看到一份资料说,其实我们国家从1955年开始到今天为止,出台了至少7个以上关于“减负”的通知、规定、政策等,距离今年最近的一次就是2018年的“双减”通知,在那个通知里面其实已经说了,比如严禁各种学科类的竞赛,不允许把学科类的竞赛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的标准;严禁校外辅导机构和学校进行挂钩;还有校内要减负,校外机构的审批要更加严格……
这些其实都是从2018年就开始在做的事情,但在我的观察当中,2018年的那个政策并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所以延迟到了今天国家才“重拳出击”,给人感觉好像突然一夜之间就暴风骤雨,所有的教培行业和教育的相关产业,好像一下子就遭遇了“重锤打击”。
大家都用一个词叫“凉凉”,但这个凉它有一个过程,它不是说突然之间发生的,其实2018年给信号了,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各大机构仍然在扩张,资本仍然在疯狂下场,机构和学校以及相关行业之间的连结和互动还很密切。
大家都没有真正地意识到国家层面的这个信号,总觉得好像不会真正实行,总觉得还可以打擦边球,所以当国家真的要要把精神彻底贯彻和落实的时候,人们才惊觉剧变。
那为什么我说我欢迎这样一个政策的出台呢?因为我也是刚经历完孩子小升初的过程,在我的观察当中,我朋友圈里几乎所有的家长,最晚从孩子小学四年级开始,就都要投入到小升初这场战争当中。很多孩子之间的对话都是围绕各种考级杯赛,比如说考KP,考华杯赛什么的。
连五年级的小孩子课间都会讨论比如说哪个哥哥姐姐成功上岸了。我们听到这种对话,都觉得应该是考研究生或者考公务员的大学生之间的对话对吧,但是你看到10岁左右的孩子们一本正经在谈论这些。
家长也特别焦虑,可能同时在十几甚至几十个小升初的群里面,每天汲取各种有用的、没用的、真实的、虚假的信息。2018年的政策当中明确规定的不允许学科竞赛,不允许和招生挂钩,但是你会在现实层面看到,如果孩子想被名校点招或者自己择校,那他们就要投入到杯赛和密考中,无数的家庭把时间精力投入其中。
我是2018-2020年亲身在这个过程中跟着摸爬滚打了一圈,我发现当政策不允许的时候,家长的焦虑是翻倍的,因为一切是不公开不透明的。
首先就是你要学会很多密码,懂很多暗号,然后你要有专人辅导你,大家好像有这样一个传帮带的传统,比如你的孩子今年小升初结束了,你就会把这一套知识传给我,比如说这个缩写是什么学校,大家说去秋游意味着什么,大家说集体到哪里参观又意味着什么,然后怎么能抢到那个大巴票,我甚至听说有在地下停车场密考的,这都是孩子们亲身经历了,不是网上的段子和网络小说里面写的。那为什么家长会趋之若鹜?
哪个家长真的会对这种事情乐此不疲?但是家长停不下来,孩子停不下来,学校也停不下来,全社会都被卷到里面,越卷越紧,但是谁也停不下来。
我在“硬核读书会”录的那期谈电视剧《小舍得》的播客中,谈到教育内卷的问题,引起很多共鸣。这个时候唯一能够让这件事刹车的是什么力量?就是国家层面。所以现在国家就说,现在必须刹车,紧急刹车。我觉得这是必要的。
但这叫硬着陆,但硬着陆肯定会带来很多很多的痛苦、很多很多的紧急问题,但是它必须得着陆了,它必须得刹车了,否则的话就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影响家庭的稳定,影响全社会的和谐,把整个民族带上一条不归路。
因此,教育改革和各种各样的配套措施的落实,社会服务意识的转变、转型是必要的紧迫的,我在这个意义上是非常支持这个政策的出台。
但我也还是要说,我们教育出现的问题,不是光从“双减”就能一杆子解决掉,它需要一个系统回顾、整理、调整甚至转变整个国家教育的理念,教育的结构、教育的文化。
开始改了,这是一个好事对吧,总比大家明明看着不正常,但是谁也不说,谁也不动要强吧。这是一个好事,我欢欣鼓舞。但是教育改革不是别的改革,因为它牵一发动的可能就是一代孩子。
所以,它应该讨论得更充分,谋划得更周全,应该因地制宜,应该原则当中也有灵活度。最担心它成为一个搞运动式的或者是互相比拼政绩的事情,比谁更积极,每个地方都去比谁更雷厉风行,这个没有意义。
各地应该比的是谁能在这个政策落地和执行的过程当中,以最小的代价最缓的波动真真正正地改变了我们的教育生态和教育文化,并且能够以教育为导向改变家长孩子两三代人的三观,我觉得这才是我期望的教育改革。
为什么说百年大计要教育为本,你动一下教育,这就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你动一下教育它就应该是能够立足、服务、辐射未来半个世纪到一个世纪,所以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个政策的执行和后续,还需要很多很多的工作和很多很多的讨论,才能够不让大家失望。
一场改革光有好的出发点不够的,真的能够取得好的效果不容易。所以尽管我说我拥护和支持这个政策,但是说实话,我看到文本表述是毫无异议,但它在落地过程当中,它的每一步,我现在都非常焦虑和担忧,因为我的孩子就是这个政策落地最直接受影响的这一代人啊。
这个焦虑是每天一睁眼就要面对的,它不仅仅是说今天我怎么安排他,要去哪里干什么,它涉及到他接下来怎么面对他的中考,面对他的高考,然后在整个教育产业被改变,连带着教育生态也会被改变的时候,我怎么和他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教育观、人生观,这都是我要面临的问题。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